2022辽宁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一)单项选择(41-45)

2022-08-09
来源:辽宁创凡教育·文都公考

  41.对于教材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B.教材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

  C.教材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

  D.优秀教师进行教学时不需要教材

  42.下列不属于基础课程改革中的三维目标观的是(    )。

  A.能力与体验       B.知识与技能        C.过程与方法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3.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条原则是(    )。

  A.因材施教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

  44.感觉阈限与人的感觉能力之间存在(    )关系。

  A.正比 B.反比 C.对数 D.不确定

  45.小学生在写记叙文之前在头脑中构思所要描述的场景,属于(    )。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幻想



  解析:

  4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教材的相关知识。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的检查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不能离开教材进行教学。故本题选D。

  A选项,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描述正确。

  B选项,教材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描述正确。

  C选项,教材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描述正确。

  综上,ABC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

  4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新课改主张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所以A项不正确。因此本题选A。

  4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教学原则。量力性原则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题干中教学内容、方法、进度等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不能过难或过易,应在他们的能力范围之内,体现的正是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量力性的教学原则。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A项,因材施教原则指教师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B项,启发性原则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原则。

  C项,巩固性原则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综合以上选项,本题正确选项为D项。

  4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感受性反映的是感觉能力,感觉阈限反映的是数值或者范围。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是反比关系,感觉阈限越大,感受能力越差;感觉阈限越小,感受能力越好。所以本题选B。

  4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想象的分类。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区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其中有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根据有意想象的内容和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A选项,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它是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小学生写记叙文属于有目的的想象,故A项错误。

  B选项,有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小学生写记叙文属于有目的的想象,符合有意想象的描述,故B项正确。

  C项,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再造想象有一定的程度的创造性,但其创造性的水平较低。它的形成要求有充分的记忆表象作为基础,同时离不开词语的组织作用。

  D项,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幻想不立即体现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而带有向往的性质,是人们寄托的东西。

  综合以上选项正确选项为B项。


阅读20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