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填空一直以来都是很多考生的难点,而逻辑填空想要选出正确的答案,除了要有一定的词汇积累之外,还需要学会分析上下文,推断出横线处大概意思。关于上下文分析其中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说上下文间呈原因-结果、假设-结果、条件-结果等关联关系,或存在时间、空间、逻辑事理上的先后相承关系。简单举个例子,让大家去理解如何通过分析上下文找到解题线索,小明早上起来晚了,坐公交正赶上早高峰堵车很严重,所以,他今天很可能上学¨¨了。上学怎么样了?显然是迟到了,你推断的这个过程就是针对某题进行语境分析,再根据上文来推出下文空中应填词汇,就会容易很多。
但同学们可能会想老师刚刚举得例子简单,而实际上题目中的上下文分析并没有这么浅显,那么接下来以真题为例,我们一起重点把握上下文分析。
①“每一代科学家都发现了更多的能源为人类所用,旧能源还没用完,新的就出来了。所以,那些关于能源末日的议论和警告,很可能¨¨¨¨。”(大谬不然/众望所归)这道题目由两句话组成,第一句说旧的能源还没去,新的就来了,言下之意是不是说我们的能源用不完?第二句提到能源末日,如何理解?末日就是说能源耗尽,和上句能源无尽恰好相反。“所以”因果词,通过上句去推出下句,我们得出能源末日的说法是错误的,空中应填一个反对、质疑能源末日的词汇。看选项,大谬不然,荒谬,大错特错;众望所归,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答案很明显,此题选大谬不然。
我们再去回顾这道题,是通过什么分析上下文的?没错, “所以”,总结一下因果词:所以、因此、因而、由于、原因是、导致、致使、使得等。
②“即使计算机能够战胜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即使大数据的选择计算可以替代肥皂剧的编剧,即使我们把花费在电视节目和娱乐化自媒体新闻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对于智能化计算机、生命奥秘的思考上,实现机械自主智能的时刻似乎也¨¨¨¨。”(指日可待/遥不可及)这道题目用了三个“即使”排比,计算机战胜象棋冠军、选择计算替代编剧、时间精力全用来推动智能上,按理说我们的目标就应该要达成了,但通过假设实际上是来强调目标的难以实现,这是我们确定推出关系的思考过程。现在看选项,指日可待意思是不久可以实现;遥不可及是非常遥远而不可到达;不言而喻,此题选遥不可及。
同样地回顾题目,我们发现是通过“即使...也”这样一个假设词来判定关系的。第二组判定词就是假设词——即使...也、如果...那么、如果...就、若...则等。
③“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让居民记得住乡愁#,旨在强调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的要求。事实上,只有突出人这一中心,让居民有浓浓的家园情怀,有深切的归属感,才能令其¨¨地参与其中,并成为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主力军。”(积极/顺利)第一句交代背景,可以忽略。第二句说只有通过突出人、情怀浓、归属强,才能达到怎样的参与效果,再简单点,是不是做到了前半句,才能有后半句,这也是推出关系。看选项,积极与顺利,用之前学过知识,二者属于一致词,因为均属于积极色彩词汇。但二者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强调主观上主动,后者侧重客观上没困难,结合语境,此题选积极搭配恰当。
回顾此题,我们是通过“只有...才”确定关系,所以第三组判定词是条件词:只要...就、只有...才、除非...否则等。
所以上下文分析的应用就在于推断句义,通过标志词确定关系,再由已知推断句义,降低了题目难度也提高了做题速度。